一、立项的目的和意义:
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,根据《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双带头人”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》,洪家楼校区图书馆创建党支部工作室。
支部工作室以强化支部职能,促进业务发展为工作思路,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,明确每名党员的具体工作任务,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,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。
支部工作室的成立,把读者服务工作落到支部,切实履行好党支部组织师生、宣传师生、凝聚师生、服务师生的职责。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开展,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。对于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双带头人”培育工程,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成为党建带头人和业务带头人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二、立项的具体内容:
第一阶段
建立洪家楼校区图书馆党支部工作室,支部书记郭瑱为工作室负责人,以“强化支部职能,促进业务发展”为主题,从完善组织机构、创新工作方法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带领全体党员开展工作。
1. 完善组织机构:
(1)由党支部工作室负责人制定规章制度、建立考核机制。
(2)严格发展党员程序,规范党员档案,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。
(3)严格“三会一课”、组织生活会制度,严格会议记录管理制度,定期举行党员学习笔记评选活动。
2.创新工作方法:
(1)真抓实学:舍弃原有的说教式教育方式,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,“线上”与“线下”相结合的学习方式。
(2)制定测评制度: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,考查工作室成员的学习效果。
(3)建立工作室党员活动平台:定期更换学习主题,对党员实施人本关爱,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(4)坚持党建带群建创先争优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做到党建工作目标和业务工作目标互相渗透,互相融洽,在考核办法上,执行党建和业务“双考核”,真正体现两者的互相依托,互为促进。使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齐头并进。
(5)创新学习方式,助力“两学一做”。工作室负责人利用H5技术、微信、QQ群等新媒体平台,不定时发送最新党和国家的时政信息、重要文件,让党员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接受教育。
3.机关作风建设:强化责任意识,以上率下抓党建,坚持正本清源,支委定期深入群众,听取群众的意见,并及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。着力构建科学规范、系统完备、长效管用的机制体系。
第二阶段
转变工作作风,由传统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,由单一服务转变为全方位服务。
1.定期开展对读者工作的调研,不断拓展服务的领域和模式。
2.阅读推广活动:每月推出书籍导读手册、举办主题书籍展览等。
3.嵌入式学科服务:工作室成员深入院系,提供“一对一”长期跟踪式服务,为院系和科研管理部门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学科服务。
4.注重空间改造。增加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的书架及私密性较强的家具、足够的电源、网络端口等,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。
5.构建特色馆藏资源,以实现资源建设工作成效最大化。
第三阶段
加强作风建设,“以人为本”重视人的本体价值,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,形成尊重人、关爱人、理解人、信任人、善用人的和谐工作氛围。
1. 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义务劳动,汛期防汛、处理临时性工作等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
2. 对生病职工进行轮流看护、接送,定期慰问,对家庭有困难的职工适当给予帮助,慰问退休职工,送节日福利到家。
3. 组织爱心公益活动:计划向济南南部山区西营镇贫困儿童捐助书籍、文具,探访养老院老人。
4. 延长假期开馆时间,更好地落实“读者第一”的服务承诺。
5. 提升水平,促进作风。为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,提升读者服务水平,增强团队凝聚力,工作室组织职工举办各类业务技能竞赛及学习活动。
第四阶段
对工作室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,并规划来年在党建和业务方面的发展方向,组织全馆职工和部分读者成立监督小组,对工作室的全年工作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,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。
三、预期效果:
1.在新时期、新形势下,“双带头人”工作室要抓好党建主责主业,加强调查研究探索解决党支部建设重点难点问题,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,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。
2.党的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建立青年馆员的培养体系,推动党建工作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相互结合,共同发展。
3.支部工作室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,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,提高文献利用率。
4.在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前提下,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党建宣传,拓宽宣传口径。